廣告語,又稱品牌傳播語,就是用一句話來描述產品性能或品牌主張,吸引觀眾心神,深化品牌形象。
它是品牌、產品策略的一種特定的表達方式,也是一種文字的創意工作。
好的廣告語就是品牌的眼睛,對于人們理解品牌內涵,建立品牌忠誠都有不同尋常的意義。
寫出的、有效的廣告語,并不容易。所以,一些品牌干脆不使用廣告語,也有一些品牌胡亂地弄些假大空的廣告語濫竽充數且掩耳盜鈴。
到底該如何看待人們對廣告語存在的必要性、以及廣告語使用的生命周期問題?如何讓廣告語更好地發揮傳播效果?廣告語可以有效幫助品牌實現哪些營銷目的——它有哪些思考、表達維度?
本文嘗試做些粗略的思考和建議。
破解廣告語的兩大疑問
疑問一:品牌該不該有廣告語?
可以有,也可以沒有。很多品牌的廣告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但也有很多知名的品牌,似乎沒有提出和傳播過什么經典的廣告語,但仍然不會妨礙我們對該品牌的認知。
比如星巴克,我們很難說出它的傳播語,但其“第三空間”的品牌概念和體驗,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對該品牌的感知。
“品牌概念”才是傳播的關鍵,它可以有很多種傳達方式,比如廣告創意、品牌活動、產品幾服務體驗等,廣告語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。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品牌不通過明確的廣告語,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傳播任務的原因。
但廣告語是讓品牌概念更容易被人傳播和記憶的一種方法。的廣告語,就像“名人名言”以及格言警句一樣,讓人記憶深刻,并且容易引發共鳴。
疑問二:品牌傳播語該不該變?
現實中,我們看到一些品牌的傳播語總是變來表去,而另一些品牌的傳播語,可以保持十年乃至幾十年不變。
為什么會有這兩種不同的狀況?一條傳播語是應該長期堅持使用,還是需要保持靈活多變?
一些品牌表面上看是廣告語不斷改變,本質上是品牌策略模糊,傳播無效,所以隨著策略探索的經常改變,傳播語也一再變化。
比如“王老吉”在正式采用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前,曾經使用過“健康生活,永遠相伴”這樣的廣告語。百事可樂早期的傳播語多以功能、口味作為號召,歷年來變換隨意、跳躍,明顯缺乏策略。
另一些品牌的廣告語,會每隔幾年表現出用詞的改變,但品牌策略還是穩定的。這樣改變的原因也許是刻意通過頻繁改變傳播語來體現“新鮮”“流行”感。
比如百事可樂、可口可樂這樣的品牌,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,都曾經采用過幾十條廣告語,也就是每隔幾年,廣告語就會做出調整。
百事可樂從“新一代的選擇“開始,才算是真正找到了有效的市場策略,此后,不論口號如何變化,但始終都把品牌和“年輕、挑戰”綁定在一起。
一些品牌傳播語,因為持續有效,可以十幾年、乃至幾十年如一日持續使用。這在國內、國外品牌中都可見。
比如腦白金的廣告語“今年過年不收禮,收禮就收腦白金”,自2001年推出至今仍在使用。
耐克JUST DO IT口號,自1987年推出,至今也在使用。
沃爾瑪“Always low prices”(永遠低價)也曾使用了19 年之久。
讓廣告語贏在起點的4條建議
1、要立足于清晰的品牌策略
廣告語是品牌營銷策略的一種表達,目的是至簡潔地傳達出品牌差異化的競爭概念。廣告語就是要成為品牌策略的“代言人”。
不基于品牌策略的,或者缺少品牌鮮明的策略支持,廣告語就會走入“空洞”、雷同的誤區。比如中國大多數的銀行、金融公司品牌廣告語,如果并列在一起,很難彼此區分,也很難和品牌對號入座。
2、感性利益比理性訴求更重要
感性的顧客,永遠是大多數。另一方面,過于理性的工藝、功效訴求,很容易遭到對手的攻擊,也難以引發市場興趣。
比如小米第4代手機提出“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”,結果證明這種理性的訴求市場反應平淡。
此外,理性訴求不如感性訴求“耐用”。比如,“二十七層凈化”與“農夫山泉有點甜”,前者的使用“有效期”一定很短。
3、要降低閱讀、理解和記憶的負擔
廣告語不是廣告的主題和標題,它需要適應各種不同的應用環境,因此,文字越少,表達越直白,就越容易被理解和記憶。廣告語用詞如果過于“高雅”或者生僻,也會是令人反感的。
4、品牌名稱至好直接嵌入在廣告語中
廣告語不總是與產品、品牌廣告一同出現。而且,人們往往會單獨記住廣告語。把品牌名稱植入廣告語中,運用“品牌名稱+概念(訴求詞語)”的表達形式,會更加強化品牌認知和記憶。
廣告語寫作的6種方向
通過對對國內外數百條知名的廣告語思考、表達維度的歸納、分析,我發現可以將多數的廣告語歸類為下列六種目的(或方向)之一。
其中,激發特定行動、描述功效結果、喚起生理感受這三種目的,是對產品、服務營銷訴求的相對直接的表達;喚醒心理情感、表達理念態度、表現優勢信心這三種目的,偏重從“人文”的角度體現品牌自身的理念主張,或者品牌所代表的目標市場人群的主張。
下面分別簡單闡釋,并重點通過舉例國內外品牌歷史中經實踐證明的廣告語,讓您自行體會每種目的(類型)廣告語的奧妙。
1、激發特定行動
通過提示產品、服務的使用時間、場景、用途、對象,來號召、激發消費行動。
廣告語中一定要有一個關鍵的“動詞”,潛移默化地引發行動的聯想。
困了累了喝紅牛(喝)
今年過節不收禮,收禮還收腦白金。(收)
大寶天天見(見)
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(請)
尚天貓,就購了(購)
人頭馬一開,好事自然來(開)
百度一下,你就知道(“百度”)
2.、描述功效結果
作為廣告語,只提示使用產品的結果就好,無需交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。同時,要把品牌和這個結果直接聯系起來。這種“結果”,通常多用形容詞、名詞來表達。
擁有健康,當然亮澤(潘婷)
要想皮膚好,早晚用大寶
納愛斯透明皂,洗衣不傷手
喝了哇哈哈,吃飯就是香
Save Money,Live Better
只溶在口,不溶在手
怕上火,喝王老吉
把1000首歌放進口袋(iPod)
更好的原料,更好的比薩(棒約翰)
3、喚起生理感受
通過廣告語瞬間激發某種生理感受,引發聯想,至好能用一個名詞、形容詞,把這種感受具象化。
牛奶香濃,絲般感受
康師傅方便面,好吃看得見
農夫山泉 有點甜
難言之隱,一洗了之
味道好極了(The taste is great)
象牙香皂:純粹
There's nothing between Calvin and me
(我和Calvin親密無間)
Taste the feeling
(品味感覺—可口可樂2016新廣告語)
4、喚醒心理情感
心理情感可從兩個角度喚醒,一是個人的自豪感,二是人際間的情感。
——喚醒個人自豪感——
飄柔就實這樣自信
Because You’re Worth It
(巴黎歐萊雅,你值得擁有)
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(紅牛)
紅牛給你翅膀
你本來就很美(自然堂)
萬寶龍總有非凡故事。
——喚醒人際間的情感——
A Kodak Moment(就在柯達一刻)
孔府家酒,叫人想家
支付寶,知托付
方太,讓家的感覺更好
彈指間,心無間(騰訊)
5、表達理念態度
可以是企業、品牌主體的思考和行動觀念,也可以從市場角度,表明品牌的行動方向。
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(美的)
因您而變(招商銀行)
我們不生產水,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
為發燒而生
全家就是你家 ( 全家便利商店 )
便宜一樣有好貨 ( 全聯福利中心 )
Let’s make things better.讓我們做得更好
We Try Harder. (Avis)
Impossible Is Nothing.(Adidas)
I’m Lovin’ It. (McDonald’s)
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(PEPSI)
keep walking
think small
think diffrent
6、表現優勢信心(底氣)
這種廣告語表達出對行業、市場地位、悠久歷史的一種暗示,也可用來傳達品牌鮮明的品類及人群定位。
海爾,中國造
果凍,我要喜之郎
金利來,男人的世界
海瀾之家,男人的衣柜
“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(駕駛機器)
好空調,格力造
沒人能擁有百達翡麗,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。
品質,百年張裕
永遠是可口可樂
以上列舉的60多條廣告語,都是公認的廣告語,除了思考和表達角度、目的的不同外,也都遵循了以下兩點:
1. 寫廣告語不要刻意的咬文嚼字,玩文字游戲,講究語法和對仗工整等“形式主義”。
2. 不要擔心寫得太普通,沒有新意,關鍵是要能充分體現營銷策略,通俗易懂,又有內涵,讓人有感覺。
Copyright ? 贛州創效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備案/許可證編號為:贛ICP備17000006號-1 贛公網安備 36070002000351號